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总统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 62年浦安修上交离婚申请,邓小平看后无奈坦言:这家务事不归我管

62年浦安修上交离婚申请,邓小平看后无奈坦言:这家务事不归我管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5:07    点击次数:98

1962年,被现实折磨的苦不堪言的浦安修决定与彭德怀离婚,她将离婚申请递交给了组织,邓小平看完申请后即没有同意,也没有拒绝,他批示说:这种家务事,不归我管!

自庐山会议以后,彭德怀的处境越发的艰难了起来,先是被停止了一切职务,后搬出了中南海的住所,在当时那段时间,可以说是彭德怀政治生涯最“低沉”的时刻,面对种种的压力,彭德怀未曾喊过一个“苦”字,但他唯独对爱人浦安修牵挂至深。

起初,这件事对浦安修的影响并不算大,随着事态的发展,浦安修的境遇也越发的困难。

自1957进入北大任职以来,浦安修凭借出色的个人工作能力以及超高的政治素养,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,可是,随着“庐山会议”一事的不断发酵,学校里的一些“有心人”开始刻意针对起了浦安修。

面对某些人的刁难和挤兑,浦安修起初还能咬牙坚持,可是,当校领导也加入了这些人的阵营之后,浦安修的坚持有些不堪重负。

展开剩余78%

校领导不止一次的找浦安修谈话,希望她能与“彭”划清界限,不要因为他而耽误了自己的大好政治前途。

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话过后,浦安修坚定的心开始动摇了,她开始刻意疏远起了自己的丈夫,当时,彭德怀已经搬到京西居住许久,浦安修以居住地太远,不方便工作为由搬去了校职工宿舍独自居住。

不久后,经过一番思量后,浦安修向彭德怀提出了离婚。这一年,是他们成婚后的第24个年头。彭德怀知道是因为自己的事情连累和拖累了妻子浦安修,他也很心疼浦安修,但是,离婚他真的没想过,二人风风雨雨二十几载,当年抗战时期聚少离多,多少次的生离死别都未能真正的将他们分开,如今竟然要因为这件事而分开,身为丈夫的彭德怀舍不得。

当天,彭德怀将浦安修约回了家中,两人聊了很久,很久。一向不甘示弱的彭老总竟头一次示弱了,他说了很多挽留她的话,希望她不要离开,他说:困难只是暂时的,一切总归会雨过天晴。

浦安修一边流泪一边听着彭德怀的话,她何曾不难过,她也不舍得这份感情,可是,以目前的情况和形式来看,彭德怀的事情并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,就能过去的,她能等,可有些人不会给她机会让她等。

彭德怀似乎将这辈子被没说过的软话都说了,浦安修只是哭,并不给他回应。彭德怀明白,不给回应,就是最直白的回应。

见浦安修心意已决,彭德怀也只得忍痛不再挽留。

几日后,浦安修向组织上打了离婚报告申请,如果是普通人的婚姻,组织上调解无果后便会给予批准了,但是,彭德怀与浦安修不是“普通人”,他们的婚姻也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。相关负责人将浦安修的离婚申请上报给了邓小平。

邓小平看完报告沉思了良久后说道:“这是他们的家务事,我不管,这也不归我管,让他们自己解决吧……”

邓小平说这话并不是真的不想管,而是不能管。“百年修的同船渡”的道理他深有体会,彭德怀与浦安修的这段婚姻来之不易,作为昔日的老战友,他是打心底不愿同意他们离婚的,只是,对于这件事他又不能说什么,也只能以“家务事”为由推脱不管。

见组织上没有批准自己的离婚申请,浦安修一时不知该如何了,恰巧此时毛主席亲自下令让彭德怀去大三线进行建设工作,这样就预示着彭德怀的“问题”暂时被告一段落了,浦安修的窘境也暂时也得到了缓解。

彭德怀去到大三线以后,浦安修并未跟随,而是选择留在北京继续她的教育事业,她做梦也没想到,此次分别,竟成为了二人此生最后一次相见。

1973年,彭德怀在长时间身体不适之后来到医院进行检查,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发现彭德怀患上了癌症,且已到晚期……

彭德怀的病情发展的很快,不到一年便彻底卧床不起了,病床之上,彭德怀最大的心愿不是企盼战胜病魔,早日恢复健康,当时他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再见妻子浦安修一面,虽然早已分居多年,但是,他对浦安修的情谊却始终未变。

侄女彭梅魁来到四川看望病重的彭德怀,在询问彭德怀还有什么愿望时,彭德怀很艰难的说出三个字“浦安修”。

彭梅魁知道,这是伯父生前最后的念想了,回到北京后,彭梅魁找到了浦安修并说明了情况,知道了彭德怀的情况以后,浦安修急病了,这一病,她彻底失去了见彭德怀最后一面的机会。

1974年11月底,彭德怀病逝,享年76岁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